电话:400-861-4000 0579-82691668
传真:+86-0579-82258011
投诉专线:0579-82258001
邮箱:hulg@jfcables.com
邮编:321025
地址:中国浙江省金华婺城新城区临江工业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企业动态

    做好电缆质量的“把关人”

    电缆公司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时刻谨记以质量为本的理念,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做好电缆质量的“把关人”。他们就是电缆公司检测中心的全体员工,承担着生产车间所有线缆原材料进厂、生产过程、产品出厂的检测工作。 他们有着扎实的专业技能 都说检验员就是半个工艺员,因为他们要对新材料、新产品、新标准提前熟悉掌握,以便对生产进行指导。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检测中心的工作贯穿了整个生产工序。电缆产品型号不同、规格不同,需要检测的参数和标准也有区别,这就要求检验员有扎实的工作技能和广泛的知识面,全面掌握工艺流程和检测标准。 为了提高自身的理论和技能水平,检测中心的员工经常利用午休或者下班时间进行学习。针对平时工作中常用的知识和技能,他们不定期举办相关培训,学习新规格、新标准,学完了还要闭卷考试,成绩不合格还要补考,直到合格为止。每次有新检验员入职,老员工就会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工作中的注意事项细心传授,带他们熟悉掌握各个环节的操作,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形成了“传、帮、带”的良好氛围。 浓厚的学习、工作氛围,促使检测中心员工的知识结构、工作技能日趋全面,在数据整理、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都有较大提升。2015年,电缆公司生产的特殊产品的规格多达499种,其中有50个型号、84个规格是之前没有生产过的,这对检验员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检测员们通过加强对新产品技术指标、生产工艺的学习,强化过程中的跟踪测试,为生产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信息。 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练就扎实的工作技能。 他们有着严谨的工作态度 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客户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给电缆公司的生产、销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测中心的责任和压力也更大了。在电缆公司生产车间,几乎每时每刻都能看见检验员忙碌的身影,在每条生产线、每个岗位之间穿梭。 检验工作的核心就是认真、仔细。电缆单线生产过程中,每个线盘的产品都要测量同心度,一根单线直径为0.7mm,沿横截面切成0.1mm厚度的薄片,这么小的东西,很可能呼吸稍微粗重点就会飞走,通过投影仪放大后,要对PE绝缘层厚度的均匀程度进行测量,记录数据;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单线导体的拉伸率必须保持在20%左右,超过太多会太软,对绞时容易拉太细,反之则容易断裂,因此每一盘线的导体都要取样做拉伸率试验。每当在生产过程中检测到不合格的数据,检验工们都会第一时间通知操作工,及时调整,尽量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检测中心只有五六个人,需要兼顾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检测每一盘、每一根线。生产任务重的时候,经常会忙不过来。特别是碰上生产大对数电缆的时候,工作量就更大。像去年生产的2400对市话缆,一根电缆由4800根单线组成,要剥头(以便测试导体通断、耐压、电阻等数据),要检测,从早忙到晚,一天也只能完成三四盘。如果试制新产品,为了更准确地测试产品性能,调控生产工艺,检测中心还要加大抽检比例,工作量比平时增加好几倍。通过合理分工,检测中心根据各个工序测试任务的轻重缓急进行安排,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 除了检验,检测中心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包括现场原始记录、工序巡检记录、出厂检验数据……都要一一记录,整理存档。有时工作任务紧,他们只能先记录一些关键数据,再利用工作间隙把其他的信息补齐。每年的质量体系认证、泰尔认证和3C认证等,这些记录和报表都会是专家组重点检查的对象。 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用仔细的工作、严谨的态度为线缆质量“把关”。 “尖峰”电缆的形象包含着他们的汗水 在“光进铜退”的大趋势下,尖峰电缆公司能够在市场的夹缝中生存下来,品牌形象还有所提高,检测中心功不可没。 2015年,电缆公司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专利2项,其中超五类双铝箔屏蔽数据电缆研发项目被列入婺城区科技计划项目;“尖峰”牌电线电缆产品成为金华名牌产品。2016年,电缆公司的大对数电缆成功进入G20峰会工程。每年的质量体系、泰尔和3C等认证,电缆公司都能够很顺利地通过专家审核……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凝聚着检测中心全体成员的努力和汗水。 今年2月份,检测中心成为电缆公司的月度感召大使,每个成员都非常积极地上台分享、感召,用自己的语言、思想激发大家的工作激情。 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尖峰”电缆品牌形象树立提供最有力支持。(记者 倪颖珍)

    上一条新闻:>“一带一路”显商机 尖峰电缆远销中亚
    下一条新闻:>电缆公司外贸业务员参加“百团大战”
    | 发布时间:2016.11.01    来源:    查看次数: